返回頂端

作者歸檔:chang assisi

2022年世界傳教節:每個基督徒都要作祂的證人

教會因其性質具有傳福音的使命,耶穌在升天前告訴門徒們,“當聖神降臨於你們身上時,你們將充滿聖神的德能,要在耶路撒冷及全猶太和撒瑪黎雅,並直到地極,為我作證人”(宗一8)。教宗方濟各在2022年世界傳教節文告中指出,傳福音也是所有基督徒的召叫。這篇文告在主顯節當天公布,主題正是“為我作證人”。

教宗寫道,“為我作證人”這句話是耶穌教導眾門徒在世界上履行使命的核心。“教會,基督門徒的團體,除了向世界傳福音,為基督作見證外,沒有其它使命”。不過,為基督作證人並非“個人的行動”,而是“在與教會團體的共融中”實現。即使在極特殊的情況下,福傳使命僅由一個人來推動,他仍然且該當是在與教會的共融中完成的。

教宗方濟各援引聖保祿六世《在新世界中傳福音》勸諭:“宣傳福音為任何人都不是一種個人及單獨的行動,這是一個徹底教會性的行為。”(60號)貝爾格里奧教宗藉此指出,“基督的使徒們不是被派遣去傳播自己,顯示他們的特質和說服能力,或者他們的管理才華。相反,他們極榮幸地以言以行將基督帶給人,像首批使徒那樣,喜樂而坦誠地向所有人宣講祂救恩的喜訊”。

教宗也提到保祿六世的告誡,“現在的人寧願聽信見證人,而不願聽信宣講人”(同上,41號),進而説明基督徒的生活見證對傳遞信仰極其重要,而宣講基督的訊息也同樣是必要的。因此,“在福傳中,基督徒生活的典範與宣講基督要並駕齊驅”。

門徒們受託的使命具有普世性質,從耶路撒冷向外擴展,“直到地極”。教宗闡明,這些門徒是“走出去”的教會的圖像,由於在耶路撒冷受到迫害,初期的基督徒逃散,“在各處為基督作見證”(參閲:宗八1,4)。教宗寫道,今天也有類似的情況,由於宗教迫害和戰爭暴行,許多基督徒被迫離開故土,逃亡他鄉。“我們感謝這些弟兄姐妹,他們沒有把自己封閉在苦難中,而是在收留他們的國家中見證基督和天主的愛”。

面對如此重大的責任,耶穌也許下要賜予門徒們完成這項使命的恩寵,即派遣聖神賜予他們力量和智慧。若無聖神,任何人都無法為基督作出圓滿的見證。教宗表示,“因此,每一個基督的傳教使徒都應認識到聖神施展作為的基本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與祂在一起,持續不斷從祂那裡獲得力量和靈感”。

教宗提到,今年要紀念在聖神的啓迪下教會内的幾件大事,即於1622年創立的傳信部400週年喜慶,以及3個傳教善會100年前被提升為“宗座”善會,它們是聖嬰善會、聖伯多祿善會和傳信善會。

最後,教宗特別提及傳信善會的創始人保琳·雅莉科(Pauline Jaricot)女士將於今年榮列真福品,以及宗座傳教聯盟創始人、真福保祿·曼納(Paolo Manna)的芳表,號召地方教會有力地支持這些善會的傳教使命。

教宗方濟各第55屆世界和平日文告全文

第55屆世界和平日文告全文:

1. 「那宣布和平者的腳步,在山上是多麼美麗啊!」(依五二 7)

依撒意亞先知的這番話所傳達的安慰和釋然,是要給在流亡中飽受凌辱、暴力和壓迫,喪失尊嚴、生死不定的以色列人民。先知巴路克因觸景傷情而自問:「以色列!這是什麼事呢?怎麼你竟住在敵人的國內,在異地衰老,與亡者同污,與降入陰府的人同列呢?」(巴三 10~11)。和平使者的來到,正是以色列人民重生於歷史廢墟的希望──一個光明未來的開始。

今天,令人難過的是,和平之路──也就是教宗聖保祿六世所給予的新名稱:整體發展1 ──仍距離許多男男女女的真實生活十分遙遠,因此與我們人類大家庭也十分遙遠,而這個大家庭已完全彼此相連。儘管有無數的努力,以促成國與國之間建設性的對話為目標,然而,戰爭和衝突那震耳欲聾的吵鬧聲依然有增無減,與此同時,流行病擴展蔓延,氣候變遷的影響和環境品質都日益惡化,飢饉乾渴的悲劇也逐年增加,並在個人主義而非互助共享的經濟模式之下繼續重演。我們這個時代,與古時先知時代一樣,窮人和大地的呼喊聲2 不斷地提升,哀求要得到正義與和平。

在任何時代,和平同時是上天所賜予的恩典,以及人類共同努力的成果。確實,我們可以說那是和平的「建造」──社會的各個不同機構都要有所貢獻;也是和平的「工藝」──每一個人都要參與。3 …

閱讀全文

俄羅斯基利爾宗主教:以仁慈活出聖誕節,堅定於信德

“知道自己身處安全而喜悅,因為主就在那裡,離你很近”。莫斯科及全俄羅斯東正教宗主教基利爾向該國東正教信徒發表聖誕牧函,談到耶穌聖誕的意義。他解釋說,在新冠疫情時期,人們缺乏”安全感、保護感和安寧”,因為”一種毀滅性的禍害不斷地改變日常生活”,人類因此無法制定計劃,明天也變得不確定。

然而,也正是在這種情况下,”人類生存的脆弱性 “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出現,讓我們意識到”每一天都是天主恩賜的無價之寶”。因此,基利爾宗主教勉勵信徒要明白,”只有上主的愛才能增强我們的力量來面對考驗,才能消除我們心中的恐懼並賜予我們力量去行善”。

基利爾宗主教表示,衆信徒應以仁慈的心慶祝聖誕節,堅定於信德,隨時準備接受天主的愛,”對祂懷有堅定的希望和信賴”,唯有祂能幫助我們”度過難關”。莫斯科及全俄羅斯宗主教繼續說,我們要效法聖母瑪利亞,她在一個簡陋的馬棚裡生下了天主子,但在她的心中充滿了上主的愛。

“這種愛改變了她周圍的一切,榮福童貞聖母並沒有察覺到這環境的困窘或極度貧窮”。可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在疫情强行封城期間,感覺他們的家”就是一座監獄,並陷入悲傷中”。基利爾宗主教祝願,藉著聆聽天主子的聲音,慶祝主的聖誕能成為一個“從心靈中除去恐懼和不信任、焦慮和絕望的枷鎖”的時機,祂來到世界上是為救贖所有“勞苦和負重擔的人”。

基利爾宗主教最後表示,耶穌的誕生是一種喜樂,沒有一個人被排除在這喜樂之外。他祝願信徒們”靈魂和身體健康,精神上喜樂,在救恩道路上有前進的力量”。需要一提的是,遵循儒略曆的教會,如俄羅斯東正教會,將在2022年1月7日慶祝主的聖誕。

教宗:讓我們過一個真正的聖誕節

聖伯多祿廣場上的聖誕馬槽揭幕和聖誕樹點燈儀式已於12月10日下午5點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舉行。當天上午,教宗方濟各在保祿六世大廳接見了聖誕馬槽和聖誕樹的捐贈者。今年的聖誕馬槽來自秘魯萬卡維利卡地區的丘普卡村莊,而矗立在聖誕馬槽旁的聖誕樹是一顆紅衫樹,來自意大利北部特倫蒂諾的安達洛。此外,教宗也問候了意大利加利奧的聖巴爾多祿茂宗徒堂區的青年,他們為保祿六世大廳製作了一個聖誕馬槽,旨在提醒我們基督來到這個世界上。安置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聖誕馬槽和聖誕樹將供朝聖者和遊客觀賞,直到明年元月9日主受洗節、聖誕期結束為止。

教宗首先感謝秘魯代表團。他感謝薩爾塞多(Carlos Salcedo Ojeda)主教、秘魯外交部長和所有民政和教會當局,在他們的合作下,得以完成這個裝飾聖伯多祿廣場的聖誕馬槽。教宗說,“事實上,耶穌來到世上,誕生在一個實際的民族中,來拯救每個人,不同文化和國籍的人。祂使自己成為弱小者,好使我們有能力接納祂,接受天主這慈愛的恩典”。

除了聖誕馬槽外,聖伯多祿廣場上也有一棵來自特倫蒂諾安達洛的雄偉紅杉樹。贈送聖誕樹的代表團由蒂西(Lauro Tisi)總主教率領。教宗表示,“聖誕樹展現出重生,天主的恩典始終與人結合在一起,祂把自己的生命賜予我們。圣诞树的燈光再次讓人記起耶穌的愛之光,這光繼續在世界的黑夜中閃耀”。接著,教宗呼籲,不要讓消費主義和冷漠汙染聖誕節。“我籲請你們不要過一個虛假的聖誕節、商業性的聖誕節!讓我們被天主的關懷所籠罩,這關懷是仁慈、溫柔的”。

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的聖誕馬槽由加利奧的聖巴爾多祿茂宗徒堂區的青年製作。教宗向這個威尼托的代表團講話時說,聖誕節也是信任和希望的節日。懷有這希望的原因是天主在我們中間誕生了,祂信任我們,從不對我們感到厭煩,總是不斷寬恕我們。教宗提醒道,疲於祈求寬恕的是我們。聖誕節的重要意義也是天主“屈尊就卑”來到世界上,成為弱小者、貧困者、旅途的同伴。祂來不是統治而是服事。

教宗最後表示,“為了讓聖誕節成為真正的聖誕節,我們不能忘記這一點:天主來與我們同在,祂要求我們照顧弟兄姐妹,尤其是最貧困者、最弱小者和脆弱者,新冠疫情使他們面臨更被邊緣化的危險。願聖母瑪利亞和大聖若瑟幫助我們過一個這樣的聖誕節”。

2022依納爵靈修研習會!!

1521年5月20日依納爵在作戰中被砲彈擊傷,從此踏上他的皈依朝聖之旅。全世界的耶穌會和許多朋友們藉著慶祝依納爵皈依五百週年,邀請人們再一次的皈依於耶穌基督。
·
耶穌會在台灣的兩個靈修中心: 台北依納爵靈修中心 , 天主教靜山靈修中心 將在2022年共同舉辦「依納爵靈修研習會」。此研習會安排兩個場次,分別在彰化靜山靈修中心 (2022/3/19~20) 與台北耕莘文教院 (2022/3/26~27) …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