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頂端

作者歸檔:Joanna

光仁幸福烘焙 與慢飛天使攜手傳愛到偏鄉

更新於 作者

愛心大使鍾欣凌(中)
邀請大家攜手傳愛

天主教周報第600期(文‧圖/天主教光仁社會福利基金會)

心心是中度智能障礙者,她花了將近1年的時間,反覆練習才學會打蛋,看似簡單的步驟,對於身心障礙者而言,需花上更多時間學習,他們並不輕易放棄,他們願意一次次重複動作練習,而當他們完成工作所展現出的笑容,是最美麗、最耀眼的。天主教光仁社會福利基金會邀請大家愛心認購一年一度的中秋禮盒,您的支持與肯定,是對慢飛天使們最大的鼓勵!

暖心!慢飛天使以愛烘焙
光仁社福的慢飛天使每1年都有一個重要的任務,這份任務或許讓他們緊張、害怕,但更多的是充實與溫暖。怎麼說呢?每當任務開始之前,大家都很緊張自己有沒有能力能完成,害怕是否有足夠的訂單讓他們展現能力,但當一次次階段目標完成時內心就會感到相當充實,聽到別人的稱讚就會感到無比開心與溫暖;這份任務就是以愛烘焙的中秋禮盒。 …

閱讀全文

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食糧;到我這裏來的,永不會饑餓;信從我的,總不會渴。」(若六:35)

更新於 作者

按照歷年來教會的傳統,在禮儀中我們運用主基督的言行紀念祂。感恩禮的許多言語及行動都來自於聖經記載。因此,在禮儀中,一聽到某一句話或見到某一簡單的行動,基督徒就可隨即想起其言行的聖經背景及具有豐富的涵意。

  感恩經中成聖體禮,最明顯的是紀念主的晚餐:耶穌「拿起麵餅,感謝了,分開,交給祂的門徒說:『你們大家拿去吃…』」(參:瑪廿六、26,路廿二、19)除了言語之外,禮儀也注重以下的行動:拿起、感謝、分開、交給。

  而成聖體禮的聖經背景也包括本主日彌撒福音:耶穌「吩咐群眾坐在草地上,親自拿起那五個餅和兩條魚,舉目望天,讚頌[感謝]了;把餅分開,交給門徒,門徒又分給群眾。」耶穌拿起、感謝[讚頌]、分開、交給。

  這五餅二魚的紀念事蹟方面,在禮儀當中,可想起這經驗所帶來的意義,也就說,耶穌看見這一大羣人,就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而我們在參與彌撒的同時,耶穌基督已在。在彌撒中,神父問候大家:「願主與你們同在!」這是承認耶穌在我們中間,共同參與此台感恩祭。

  耶穌下船後,在偏僻的地方一看見一大群從各城市走來的眾人,便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治好了他們的病人。耶穌基督召喚了我們,明白我們的軟弱和罪惡。在彌撒進堂式懺悔禮,意識到基督已經以慈悲的眼光觀看及憐憫我們,因此我們才能認罪,虔誠地參與聖祭。耶穌願意我們在彌撒當中,體會天主的仁慈,得到衪的寬赦,也希望衪可以治好我們受傷的心靈。

  耶穌又留意到大家的基本生理需求和各樣需要。我們參與禮儀時,本來就有許多渴求,耶穌基督早已注意到。雖然我們可於信友禱詞中表達其請求,但耶穌基督已經給予我們最好的邀請及祈求能和衪在一起。

  祂也考慮如何彌補門徒們的不足,在教會內同情門徒們的情況,這裏除了五個餅、二條魚,什麼也沒有,但門徒們給五千多人吃的,不是他們自己所準備,而是天主的恩賜。今天教會也是一樣,在教會內,在我們自己有限的資源,是無法供應世界所有的需要,但我們要給的不是我們所準備,而是從天主而來的。

  在參與禮儀時,會不經意地想起如此豐富的聖經背景和經驗。感謝天主給我們這機會來進一步的反省教會生活的豐富意義。

巴基斯坦的“德肋撒姆姆”盧德修女榮獲“民事勳章”

更新於 作者

世界:
盧德·劉易斯修女在巴基斯坦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照顧受到感染的病患,自己也不幸染上病毒,於7月20日去世。她畢生為最弱小者服務,被譽為巴基斯坦的“德肋撒姆姆”。政府表彰她的美德,頒給她今年度的“民事勳章”。

(梵蒂岡新聞網)巴基斯坦基督君王方濟各女修會的盧德·劉易斯(Ruth Lewis)修女榮獲今年度的“民事勳章”(Civil Award)。這個在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獎項由總統頒發給國民,表揚他們的高貴品德。盧德修女被譽為巴基斯坦的“德肋撒姆姆”,她在護理21位感染新冠肺炎的青年時也受到感染,於7月20日去世。

盧德修女在國家的公民社會中是一位享有盛名的人物,也是巴基斯坦天主教徒的驕傲。她照顧病患達51年之久,即使在最卑微的工作上也如母親那樣盡忠職守,例如為病患清潔和清洗、換尿布等。信德省政府在頒發勳章的信中列舉了盧德修女的諸多愛德工作,讚許她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社會中最弱小的群體。

在這次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巴基斯坦受到感染的人數超過27萬,死亡人數則超過5000名,其中也包括盧德修女。這位修女在她於1969年與另一位修女創辦的“平安之家”去世,該機構也得到了一些恩人和政府的幫助。

盧德修女在這個“平安之家”實現了她的“夢想”。她生前從不間斷地服事他人,即使在夜間也守候在年輕病患、嚴重智障和殘障病患的身旁,不讓他們感到孤獨無助,她甚至與這些病患同住在一處,中間只用一塊簾布隔開。她就在這個家裡護理20幾位受到新冠肺炎感染的病患,而且自己也受到感染。盧德修女將街頭的流浪者領回家,鼓勵他們克服自己的限度。此外,修女也幫助病患參與體育和藝術活動,為他們奉獻一生,直到最後一刻。

法國南特主教座堂縱火者坦承犯案

更新於 作者

南特主教座堂

世界:在法國南特主教座堂失火一個多星期後,縱火者承認了自己的罪行。法國主教們表示,這場火災令每位信徒感到傷心。

(梵蒂岡新聞網)法國南特哥特式的聖伯多祿與聖保祿主教座堂於7月18日發生火災,中央管風琴完全被燒毀,彩色玻璃窗破碎,教堂內部被烟火燻黑。據7月26日的消息,負責為該主教座堂鎖門的盧旺達籍義工坦承自己與這起事件有關。事發後此人被拘捕,繼而獲釋放。但在進一步的審訊中,他坦承了自己的所為。估計他會被判處10年徒刑。

在法國經歷了去年4月巴黎聖母主教座堂的火災後,人們對重新進入同樣的噩夢感到擔心。法國主教們在發表的公告中表達了該國所有天主教徒的心聲,指出這座聖殿不僅被視為宗教遺産,而且也是天主教信仰的象徵,看到它被摧毀令人感到傷心。南特的這座聖伯多祿與聖保祿主教座堂建於1434至1891年間,歷時450多年之久。1972年1月28日曾毀於一場火災,經過13年的重修之後才恢復原貌。

“教宗援助烏克蘭”計劃:4 年當中近百萬人受惠

更新於 作者

烏克蘭明愛會

教會:
教宗方濟各在主日誦念《三鐘經》的機會上,為烏克蘭實現停火的行動表達了欣慰之情。隔天,烏克蘭利沃夫輔理主教卡瓦向本新聞網談及正在接近尾聲的“教宗援助烏克蘭”計劃,指出這項計劃雖然完成,但大公運動的合作和教會的愛德工作還將繼續下去。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十分關懷遭受戰爭痛苦的烏克蘭人民,並在多次機會上呼籲國際社會為停止那裡的戰事而努力。上個主日誦念《三鐘經》之後,教宗為烏克蘭頓巴斯地區實現停火的行動表達了欣慰之情。烏克蘭利沃夫輔理主教卡瓦(Eduard Kava)向本新聞網表示,教宗過去為烏克蘭人民的頻頻呼籲如今結出了“本著正義達致和平的果實”,這“為我們烏克蘭人民極其重要”。

不僅如此,按照教宗方濟各的心願於2016年在烏克蘭開啓了一項名為“教宗援助烏克蘭”的計劃,投入的資金共計1500萬歐元。教宗不分宗教信仰或所屬種族,以這項人道援助計劃具體地表達了他對烏克蘭人民的關愛。這項計劃在聖座駐烏克蘭大使館的協助下,由烏克蘭扎波羅熱和基輔的兩個技術部門分別落實,聖座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負責監督工作。 …

閱讀全文

聖座發起“#送上你的擁抱”宣傳活動以關懷年長者

更新於 作者

梵蒂岡:
受到教宗近日在三鐘經的講話所啟發,聖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發起一項名為“每位年長者都是你的祖父母”的宣傳活動,旨在邀請世界各地的青年以溫柔親切的舉動關心感到孤獨的年長者。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7月26日主日誦念三鐘經後籲請今天的青年不要忘記自己的祖父母。聖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響應教宗的這個號召,發起一項名為“每位年長者都是你的祖父母”的宣傳活動,旨在邀請世界各地的青年為那些感到孤獨的老人作出溫柔親切的舉動。該部會在一份公告中稱,新冠疫情嚴重打擊了年長者,並切斷了已經脆弱的代際關係。然而,遵守社交距離並非意味著接受孤獨和被遺棄的命運。

聖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在公告中表示,在這幾個月裡,許多地區的主教團、協會和個別的信徒發揮了“愛的想像力”,找到了使教會團體關懷年長者的途徑。該部會也得知青年們通過打電話、網絡和社交媒體與老年人取得聯繫的消息,有的甚至還為養老院的客人演奏小夜曲。青年們如此做是為了緩解年長者的孤獨,許多的長者因新冠肺炎疫情被迫留在自己家中或養老院中。

在這宣傳活動階段裡,為了遵守不同國家現行的衛生規定,聖座該部會敦促青年們關注自己的住宅區或堂區內最孤獨的年長者,如同教宗所籲請的那樣,透過打電話、視頻通話或傳送一張圖片與他們保持聯繫,給他們送上一個擁抱。在可能的情況下,或者衛生緊急情況允許的話,聖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也邀請青年親自去探訪年長者,並給予他們一個真實的擁抱。

該宣傳活動採用了主題標簽 #送上你的擁抱(#sendyourhug),目的是為了能更好地宣傳這項創舉。此外,聖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將在其社交媒體@laityfamilylife發布一些最有意義的貼文。該部會的公告最後表示,它們希望藉由這個宣傳活動能夠實現教宗方濟各的願望,即他在《時間的智慧》一書中所說的:“我所渴望的是:一個有青年與年長者再次相擁的世界。”

教宗清晨彌撒:請為清潔人員祈禱;唯有在天父內,我們才是弟兄姊妹

更新於 作者

教宗主持清晨彌撒

教宗方濟各
在聖瑪爾大之家的彌撒中,教宗念及在住家、醫院和街道打掃清潔的人員。他們的工作不為人知,但為了生存卻是必不可少的。在講道中,教宗指出,社會上之所以有戰爭、對立和羞辱,是因為缺少了天父:聖神教導我們通往天父那裡,使我們成為弟兄姊妹、唯一的家庭。聖神賜給我們作為天主兒女的溫良。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5月17日復活期第六主日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他在禮儀開始時提到清潔人員,說:「今天讓我們為許多打掃清潔醫院、街道的人祈禱。他們清空垃圾桶,挨家挨戶收垃圾:這項工作沒人看見,但為了生存卻是必不可少的。願上主降福他們、助祐他們。」

當天的福音講述了耶穌的臨別贈言,祂告訴門徒們:「我決不留下你們做孤兒。」(參閱:若十四15-21)教宗表明,當今世界充斥著強烈的孤兒感:許多人擁有很多東西,卻沒有天父。這情況在人類的歷史上不斷重演:一旦少了天父,就會有所匱乏,渴望相遇,期盼尋獲天父,在古老的神話中也是如此。

「而今,我們可以說是活在一個缺乏天父的社會裡,孤兒的感受影響自身的歸屬感和兄弟情誼」。為此,耶穌許諾必會祈求天父,派遣另一位護慰者。祂來,是為了教導人們通往天父那裡。教宗指出,「不存在一種只有天主子或是只有聖神的靈修:核心在於天父。天主子蒙天父派遣,而且回到父那裡去。聖神受到天父派遣,前來提醒並教導人們通往天父那裡」。 …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