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頂端

每年歸檔:2020

教宗關懷新冠疫情所苦國家 祈願信友的心肖似耶穌聖心

6月是特敬耶穌聖心月,教宗方濟各在天主聖三節領念三鐘經後問候廣場上的朝聖者時,特別念及正處於新冠疫情高峰期的國家。教宗方濟各表示,耶穌聖心是慈悲的泉源,祈願眾信友的心能肖似耶穌的聖心。
看著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眾,教宗表示,眾人的臨在標誌著義大利新冠疫情高峰階段已經結束,但是還是需要仔細遵守現行的規定,因為這些規定能幫助我們遏止病毒的進一步擴散,大家應遵守當局的規定;教宗叮囑信徒不要過早高唱勝利,教宗思及正在與病毒對抗的國家,他表示,不幸的是,新冠疫情的病毒仍使很多人成為受害者。上周五,在某個國家,每分鐘就有1人死亡!教宗希望向那裡的人民、病患和他們的家人,以及照顧他們的人表達宗座的關懷之。
6月普世教會特別敬禮耶穌聖心,教宗說,這一敬禮把偉大的靈修導師和淳樸的天主子民連接在一起;耶穌那人而神的聖心是我們不斷汲取天主慈悲、寬恕和溫柔的泉源。我們可通過省思福音章節做到這一點,在耶穌的每個舉止、每個話語中都感受到愛,天父的愛以及居住在我們內的聖神之愛。我們可以通過朝拜聖體做到這一點,這愛臨在於聖體聖事中。


教宗邀請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徒兩次重複誦念他從祖母羅莎那裡學到的美麗而簡短的祈禱,這禱詞是:「耶穌,請使我的心肖似祢的心。」教宗說,這樣,我們的心也會慢慢地效仿耶穌的聖心,變得更有耐心、更慷慨和更仁慈。教宗也藉天主聖三節提及基督徒生活的真諦:領受天主聖愛,接受聖神的觸動,讓天主來與自己相遇,並且信賴天主。我們要尋求天主,而天主總是先我們而行,主動尋找我們。這番話在前途未卜、惴惴不安的人們間,宛如塗抹在心靈的油膏,醫治傷口並重燃希望。
教宗強調,天主是愛。儘管世界沾染罪惡,祂仍然愛世界;即使我們犯錯、遠離祂,祂依然愛我們每一個人。天父深深愛著世界,愛到賜下祂最寶貴的獨生子來拯救世界,天主子為世人獻出生命,死而復活,與天父一起派遣聖神;因此,天主聖三就是天主聖愛,我們若能感受到天主對自己的愛,將是多麼美好。教宗最後帶領眾人祈求天主聖三之安宅——童貞聖母瑪利亞,助佑我們以開放的心領受天主聖愛。

新冠病毒對人類社會所帶來的省思

新冠病毒是本世紀人類與病毒戰爭的新考驗,在中古世紀,疫情不僅是屠城滅村,而且造成人類文明的崩毀,從黑暗期到文藝復興,長達數百年,如今雖然死傷不那麼慘重,社會文明影響不那麼廣,然而我們看得出來這疫情所造成的大災難仍然是現今世界的一個浩刼,儘管醫療已經進步到一個層次,防疫已經形成制度和共識,仍然擋不住病毒的肆虐,直到今天,仍然沒有人完全了解病毒的特性,到底還要蔓延多久?夏天會不會完全消滅?冬天或明年會不會再來?
新冠病毒對於現代文明傷害雖不至於滅絕,然而也重創了經濟,各種活動一律暫停,有些地方醫療崩盤,疫情擴散的速度使防疫物資遠遠不足,這是我們要有的第1個省思,人與病毒戰爭進入新紀元,長期抗疫勢所難免。也就是說隨時要有抗疫的準備,從小到大都要有防疫的教育,從領導人,決策者到全民共識,都要經常提高警覺,提前部署,這次台灣防疫的成功,多少也是因為先前SARS的經驗,就因此有了警惕,政府民間、醫院社區都做了很好的配套,長期而言,這是全世界都要有的防疫概念。
防疫是對病毒的作戰,就必須要以作戰的心態去動員。作戰不但會有人犧牲性命,也會影響到許多人的權益,這是我們要有的第2個省思。這次疫情,有些國家就是在人權和經濟的考量下,所謂「佛系防疫」,爆發社區群聚感染,一發不可收拾,這損失絕對大於原來對個人行為限制、封省、鎖國等等。我們都知道,現代疫情最嚴重的影響是經濟蕭條,上至國家的GDP下降,小至許多不景氣的業者無預警歇業,造成大量失業人口,所以,在平時每一行業都需要有適應疫情的轉變可能(Convertible),和置入巿場可能(Adaptable),才是未來存活可能(Survival)之道,這是新冠疫情給我
們的第3個省思。

除了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國家、每個行業都要有應變的省思之外,整個世界要有更全面的省思,包括把世界看成一個地球村,唯有每個地方都做好環保,改善衞生才能使我們唯一的地球不再髒了,而且能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也唯有跨國公司提供防疫器材藥品,協助防疫教育給偏遠區域,疫情才不會有破口,世界各地都相互有防疫的救援、紓困和保險,那麼未來人類對病毒的作戰才有最周全的準備。
也許有人想說更精進病毒的研究和疫苗藥物的開發,加上智慧化的監測,是現代醫療必須要有的省思,然而我覺得那在上一波人類對抗毒已經努力到極致,效果還是緩不濟急。就如我在上一篇社論(580期)所提出的,疫病不是一般醫療所能對抗,就如耶穌説有些驅魔要靠祈禱和齋戒,今天新冠疫情證實了我的預測,也帶給我們對現代行蹤飄忽,沒完沒了的疫病要有新的省思,唯有全面的省思——也就是一種祈禱,才能改變我們現有的生活環境,重塑我們和病毒和平共存的生態,也是能在我們唯一的地球上永續經營之道!

主教團針對《病人自主權利法》之聲明

衛生福利部於2019年1月6日正式實施《病人自主權利法》(以下簡稱《病主法》)。該法預立醫療決定書中提供兩種醫療照護方式「維持生命治療」及「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這兩種醫療照護方式的倫理評估十分不同,首先我們先評估「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接下來再評估「維持生命治療」。
關於「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病主法》預立醫療決定書的醫療照護方式列出4個意願選項提供民眾勾選,此4個選項如下:1.我不希望接受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2.我希望在(一段時間內)接受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的嘗試,之後請停止;但本人或醫療委任代理人得於該期間內,隨時表達停止的意願;3.如果我已經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由我的醫療委任代理人代為決定;4.我希望接受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民眾勾選、簽署並註記在健保卡之後,一旦經醫師確診為末期病人,或不可逆轉之昏迷、或永久植物人狀態、或極重度失智、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疾病狀況,醫院即可根據該法第14條「醫療機構或醫師得依其預立醫療決定終止、撤除或不施行維持生命治療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之全部或一部」,然病人因缺乏生存基本的水分和養分而死亡,而非因本身的疾病而死,此舉已造成該為而不為之的被動安樂死。為何執行此選項為被動安樂死?說明如下:
1.水分和養分為人類基本生存所需之物,不能因為提倡拒絕醫療權而將其歸為治療項目。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1995年頒布的《生命的福音》宗座通諭第65號明確指出,醫院必須提供病人水分和養分這兩樣基本生存之物。
2.水分和養分的要求適用於以下臨床病人:末期、不可逆轉之昏迷、永久植物人狀態、極重度失智、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疾病狀況(目前已公告11種罕見疾病:多發性系統萎縮症、裘馨氏肌肉失養症、遺傳性表皮分解性水泡症、亨丁頓氏舞蹈症、肢帶型肌失養症、Nemaline 線狀肌肉病變、脊髓小腦退化性動作協調障礙、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囊狀纖維化症、原發性肺動脈高壓,衛福部日後將陸續公告其他種類罕見疾病),一般情況下,這些病人並非處於瀕死狀態(瀕死定義見以下6)。
3.美國主教團曾去信教廷徵詢是否提供病人水分和養分的問題,信理部明確回應醫院必須給予,即使是人工方式亦屬必要處置。
4.不提供水分和養分,即使連人工方式亦不給予以致病人死亡,根據天主教會的教導,此即被動安樂死。
5.病人消化系統若失去功能,不再能接受食物或水分,就不需要強迫給予,也不需要長期使用靜脈注射。
6.若病人只剩數日或數小時生命,此為瀕死狀態(請注意!病人情況確定為瀕死而非末期,dying condition …

閱讀全文

因應長期抗疫 教會的思維與執行力

面對這波從去年年底開始逐漸擴散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全球確診人數已逾400萬、死亡逾26萬;疫情遍布186個國家地區,台灣也嚴陣以待,不敢稍懈,無論是全球的政治、經濟、外交、國防⋯⋯到宗教信仰、生活型態都大受影響;因著長期服務於傳協會、善會團體與教會傳媒,僅就這數月來的觀察淺見,提供參考建議,願見拋磚引玉之效。


教堂活動暫停 更見信仰本質
由於疫情影響,近兩個月來,台北總教區及新竹教區及其他教區都謹慎地遵行政府防疫政策,甚至暫停堂區的彌撒和善會活動,國外的教會更有許多在封城、封區、封閉⋯⋯的「宅」狀態;為了避免近距離接觸,口罩及確實消毒之外,還加上了室內、室外的社交安全距離;這防疫措施與行為,是否影響了人與人之間、人與天主之間的距離?
對於習慣上教堂參與禮儀及活動的教友,突然發現上教堂好像並非那麼理所當然,甚至已有一種奢求的感覺,許許多多的聲音出現了⋯⋯,感謝各堂區仍做了或多或少的努力,饑渴的我們,好像當年梅瑟領以色列子民出埃及,正在曠野中尋找流奶流蜜的福地,讓我們從「不可得」之中,試著更堅定我們的信仰本質⋯⋯。

危機竟為轉機 提醒人們省思
這期間剛好是教會的「四旬期」到「復活期」,可以說是,見證信仰核心逾越奧蹟的高峰期,但自聖灰禮儀的那天起,我們真的具體而微的感受到「人啊!你要記住,你原來是塵土,將來還要歸於塵土。」自疫情席捲全球,我們發現,新冠病毒的確傷害了人類,然而,原本受創的大地、海洋山川與地球其他物種,反而漸漸復甦,這對人類自以為是地進行〈京都議定書〉無疑是個莫大的諷刺。
〈京都議定書〉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補充條款,是1997年12月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參加國經過3次會議所制訂的,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準,以保證生態系統的平滑適應、食物的安全生產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預計1990年到2100年間,全球氣溫將升高1.4℃至5.8℃,依據評估顯示,〈京都議定書〉若能被徹底完全的執行,到2050年之前,僅可能讓氣溫的升幅減少0.02℃至0.28℃,正因如此,許多批評家和環保主義者質疑它的價值,認為標準設定過低,根本不足以應對未來的嚴重危機。2012年12月8日,在卡達召開的第1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本應於2012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被同意延長至2020年;這是天主大能的手藉此疫情做工,嚴正告誡我們:「既然人不能好好管理大地萬物,那麼上主就親自出手。」疫情期間,我們從美國太空總署的空照可見到地球似乎恢復了生機、臭氧層破洞逐步縮小癒合⋯⋯這至少讓我們開始反思,我們的思言行為真的符合天主的旨意嗎?

教友團隊合作 …

閱讀全文

台北總主教公署公告 北總主字第109060號!

一、鑒於國內「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稍趨平穩,自即日起,恢復主日及平日彌撒。但考量全球疫情尚未解除,故彌撒時,仍須嚴格遵守以下要點:
1.各堂區每台彌撒需採「實名制」(登記參與者資料且室內限額100人。教友人數較多的堂區,則建議增加彌撒時段,或改採戶外彌撒方式,以做好人員分流並能保持適當安全距離。
2.教友進堂前,請全力配合堂區工作人員指示,留下個人聯絡方式,並做好衛生措施,全程佩戴口罩、測量體溫、使用酒精消毒…等。進入聖堂後,建議採「梅花座」且前後排交叉入座方式,以確保室內人員1.5公尺的社交距離。
3.凡身體不適或出現感染病徵者(如咳嗽、發燒及呼吸道不適),均免參與主日彌撒本分,並建議盡速就診。
4.彌撒收奉獻金方式由各堂自行決定(建議於領聖體後再進行,以減少手部污染機會)。
5.彌撒中「平安禮」,會眾互相鞠躬或拱手致意即可。
6.神職人員及非常務送聖體員,在送聖體前必須以酒精潔淨雙手。
7.每台彌撒後,皆須徹底做好清潔消毒工作,確保堂區衛生安全。
其餘細節須遵照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指示,並隨時予以調整。
二、原訂5月23日(週六)於天主教光仁中學懷仁館舉行之「台北總教區福傳大會」,暫時取消。待日期與場地確定後,再另行通知。 …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