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人將11月的最後星期四定為「感恩節」,以此紀念當他們到了新大陸,得到當地原住民協助,得以建立家園,也為即將到來的聖誕節善作準備。加拿大、英國等國也都有不同日子的感恩節,台灣社會也慢慢有更多人在過感恩節,這是很好的習慣,但除了吃火雞,知道感恩節的故事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導感恩的意義,使人懷有感恩的心。
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被拿來作為感恩教條的是孝順父母,正所謂「百善孝為先」,其次是尊敬師長,方使道尊,但這些傳統的感恩,都在現代功利社會中逐漸式微。在《聖經》中,耶穌治好10個痲瘋病患,卻只有1個撒瑪黎雅人回來道,耶穌請懂得感恩的這位安心回去吧!因為,他的信德救了他。不懂得感恩的另外9位呢?也就是不曾依賴對耶穌的虔信來求治的,所以,將來不會得救。社會上不懂得感恩的人也是如此,對所得到的不會珍惜,將來也吝於助人,很不容易成為有情有義、人敬人愛的成功者。
在生活中要感恩的人太多太多了!大家都知道父母、師長、恩人、朋友——尤其是成就自己的朋友需要感恩,但是忘記了這個社會中提供我們生活資源的人,像是農夫、工人、司機、侍者等,都是我們需要感恩的。更難得知道的是,即使對我們幫助的人及服務的對象,我們都要感恩,因為他們提供我們幸福的來源,聖德蘭姆姆說過:「當我們服務一個人時,不能在眼神中有一絲憐憫,那這服務就失去了價值。」
有一次,有位恩人婉拒了我們要表達的感謝,他是單國壐樞機主教的慕道者,單樞機對他説:「讓別人有誠意地表達感恩機會,也是一種美德!」這位恩人立刻接受了。的確,倘若我們的社會人人相互感恩,那一定是充滿愛及祥和,而終歸到底,最要感恩是我們的天父,是祂使一切更美好!
幸福是所有人所嚮往的,有人説,助人和感恩是最容易累積幸福的感覺,這兩件事又是一體兩面,所發揮的是人與人之間最高貴的愛情。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曾說:「這世上沒有一個人窮到沒什麼東西給別人,也沒有一個人富到不需要別人給他東西!」如果有一樣東西,是大家都可以給、都需要的,那就是「愛」,而最簡單促成的就是助人和感恩。
在感恩節時我們不妨仔細想想,我們曾幫助了多少人?我們又必須感恩多少人?而今後,我們要更加努力,讓人生沈浸在感恩的幸福泉源中!
耶穌會的四個優先使命之一是「#合作照顧我們的共同家園」;在2020年的將臨期,邀請您與我們一起從大自然的生命更迭中默觀耶穌的誕生、死亡、與復活。🤗🤗🤗
🔸活動時間:2020.12.11 (五) 19:00
🔹集合地點:耕莘文教院川堂(台北市辛亥路一段22號)
🔸主要內容:到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行走,默觀,聆聽風,聆聽鳥兒,聆聽天主所造的萬物。
🔹體力需求:老少咸宜
🔸參加者請自備:水、禦寒衣物,穿著請以輕便、易行動為原則。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q1xbpXMUNx3pGKS47
#Magis青年中心環境皈依小組 …
閱讀全文→
日期:2020年11月29日(主日)
時間:下午2時至4時
形式:zoom
費用:免費, 歡迎自由捐獻
合辦:天主教台中教區家庭牧靈委員會 • 天主教香港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
為台灣首次播映其中一集《愛.生命》微電影,探討夫婦在性及生育的處境👩❤👨 此系列的微電影在香港獲得好評如潮👍🏼👏🏼 …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