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頂端

作者歸檔:chang assisi

台灣時間晚上7:00發佈台南教區新任主教為李若望副主教!!

 

梵諦岡於羅馬時間2020年11月14日中午12:00,台灣時間晚上7:00發佈台南教區新任主教為李若望副主教,我們恭賀新任李若望主教。

歡迎收看! 光啟社製作E14【Oh My God】 吾樂之緣朝聖地-台南玉井天主堂(本堂李若望神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P1e_6L6cbw 訂閱、按讚、分享,方式如下: 1.搜尋 …

閱讀全文

耶穌會麥智寬修士<舞動奇蹟>紀錄片 聖家堂首映

作為一個曾經受人矚目的舞蹈冠軍,這位來自波蘭的年輕人如何選擇跟隨耶穌?在生死交關時,天主的大能又是如何拯救了他?從國標舞冠軍到部落孩子王,藉著紀錄片帶觀眾了解麥修士的聖召故事以及重回車禍現場,見證天主如何成為眾人生活中的奇蹟。

時間:2020年11月22日AM9:30-10:50
地點:聖家堂2樓大禮堂
映後分享:麥智寬修士

為生命的祈禱日

 

在梵二大公會議之後,教會革新禮儀年曆時授權各地區訂定適合當地文化及現代需要的特別祈禱日。
#惜生日 就是其中一個特別祈禱日
惜生日 / 為生命祈禱日訂定在每年將臨期第一主日前夕,
在期待耶穌誕生的同時,
也提醒我們重視人類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呼籲世人愛護生命。

『你在我眼中是寶貴的』—依43:4 …

閱讀全文

「教會婚姻中的變與常」研討會

「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與「中華南懷仁文化交流協會」將於109年11月28日(六)舉辦「教會婚姻中的變與常」研討會,藉由三位作者的闡述、國內學者的回應(陳美琴教授、鄭玉英教授、黃貴雄神父)及工作坊(帶領老師:黃貴雄神父、杜長齡老師、葉佳艷老師)能為二十一世紀的婚姻生活與天主教神學和牧靈思想開啟一個相互融合催化的作用,也讓此新書可以成為已婚夫婦彼此間進行更多探討的指南,在所遇到的問題中尋獲澄清和意義,同時在婚姻這個共同的議題上獲得更多的解答。

主辦單位:
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
中華南懷仁文化交流協會

協辦單位:
台北總教區牧靈福傳處
聖母聖心會懷仁全人發展中心

地 點:輔仁大學倬章樓四樓聖保祿廳

時 …

閱讀全文

中梵主教任命臨時協議延長兩年

聖座10月22日公告: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於2018年9月22日在北京簽署、一個月後生效的主教任命臨時協議有效期屆滿後,雙方同意將這一協議的試驗性實施階段延長兩年,直到2022年10月22日。
公告指出,得益於締約雙方在商定事項方面的良好溝通與合作,考慮到上述具有重大教會和牧靈價值協議的啟動執行是積極的,聖座有意繼續開放性和建設性對話,從而促進天主教會的生活和中國人民的利益。
公告還附加一篇《羅馬觀察報》發表的文章指出,臨時協議的主要目的是支援和推動在中國的福音宣講,重建教會圓滿和有形可見的合一。主教任命和主教們與伯多祿繼承人合一的問題,對教會無論在地方還是普世層面的生活都至關重要。正是這個因素激發了談判,並在臨時協議的起草中成為參照點,好能一步步地確保主教們在信仰與共融上合一,以及全力為在中國的天主教會團體服務。今天,在中國的所有主教已經於數十年後首次與羅馬主教共融,而且藉著協議的實施,將不再有非法祝聖的情況。


文章解釋道,臨時協議沒有面對所有尚未解決的問題或仍引起教會不安的情況,唯一涉及的是主教任命問題。文章引用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最近在宗座米蘭外方傳教會專題研討會的發言,提到對臨時協議出現的一些誤解,出於將臨時協議中沒有的目標歸於其內,或將此協議與「政治問題」相連,而這些問題與這項協議毫不相干。
臨時協議是一種開放和有建設性對話的成果,因屬試行性質,經雙方同意予以保密。這種受到尊重和友誼所滋養的對話態度,是教宗方濟各強烈主張並推動的,他清楚意識到教會的共融在過去受到的創傷,以不容置疑的延續其前任思想的態度,進行了由其前任開啟並推進的長年談判後,恢復了與未經教宗授權而祝聖的中國主教們的圓滿共融,並且允許簽署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協議。
文章也提及,國際政治界嘗試以地緣政治學為主來分析聖座的工作,但對聖座而言,簽署的臨時協議所涉及的完全是教會問題。此外,聖座也充分認識到,這對話有利於更富有成果地尋求整個國際社會的公益。
至於到目前為止取得的成果,就是已經任命了兩位新主教,同時正在進行新的主教任命的其他幾個程序。即使在數據上可能讓人覺得沒有重大成果,然而,在希望能逐漸達到其他積極的目標上,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因此,在中國主教實際且日益積極的參與下,協議的實施對在中國的天主教會的生活已經非常重要,對普世教會亦然。
文章最後表示,該當承認,仍然存在不少非常痛苦的情況。聖座完全瞭解這種情況,並予以認真考慮,在促使宗教自由更有成效的實行上,喚起中國政府的注意;這段旅途仍然漫長,且存在困難。聖座祈願臨時協議的續簽有助於解決共同關注的尚未解決問題,尤其是關乎在中國的天主教會團體生活的問題。

2020「有愛就有奇蹟」慈善音樂會直播預告


2020「有愛就有奇蹟」慈善音樂會直播預告

直播預告:
時間:2020年10月31日(六)下午兩點
地點:台北聖家堂
主辦單位:主顧修女會、慕音合唱團
協辦單位:光啟社、天主教之聲、天主教台北聖家堂
贊助單位:楷燁股份有限公司
演出單位:慕音合唱團、揚音合唱團、聖三堂活力樂團、聖家堂微光樂團

誰履行了、誰實踐了

讀福音時會發現:耶穌基督真的是講故事的高手;然而,耶穌基督的比喻並不艱深,因此,福音裡的故事不太需要多做解釋,就像耶穌最後問:「誰履行了父親的意願?」答案當然就是大兒子,但,問題來了,大兒子非常斬釘截鐵地對父親說:「我不去!」可是後來去了;而小兒子很親切地向父親說:「父親,我去。」結果沒去。所以,在福音的訊息當中,最主要就是在談──誰履行了、誰實踐了、誰遵照了天主的話,誰就能夠得到救恩;也就是──誰聽了天主的話且實踐了,就能夠得到救恩!
耶穌基督在一生短短幾年的傳教過程當中,不斷地在講這些話──「那聽了我的話而遵行的是有福的」(路11:28)、「誰奉行天主的旨 意,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親。」(谷3:35)、聽了聖言而實行的人,就好像是聰明人把房子蓋在堅固的磐石上(參閱路 6:47-48)都在告訴我們:聽天主的話,並付諸實踐;但是,也不要誤解耶穌基督的話,常常我們讀了《瑪竇福音》,就會認為耶穌常常把法利塞人罵得狗血淋頭,好像娼妓和稅務員才是耶穌可愛的夥伴;然而,耶穌可沒這樣說!雖然耶穌把大兒子比喻成娼妓,把小兒子比喻成法利塞人及司祭,但要注意的是,在這當中,耶穌並沒有說誰好或誰不好,也沒有特別說娼妓或法利塞人是好或壞,最主要談到的一件事──誰實踐了耶穌基督的教導?這為我們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但在生活當中,真的能夠領悟嗎?
就像在《瑪竇福音》21:28-32提到:聽了這些話而能夠覺醒的人,才能夠得救。在修院裡,有天院長在晚上10時、11時巡視完後,到聖堂準備要去祈禱,結果一進聖堂就發現祭台前有個人影,便上前查看,原來是位修士跪在祭台前正在熱心地祈禱。院長看看修士,拍了拍他,修士抬起頭來看到院長時嚇了一跳;由於時間晚了,院長便要修士趕緊回去休息,院長便問修士說:「你怎麼這麼晚了還在這裡祈禱,那白天你在做什麼呢?」修士回答:「白天我在讀《聖經》及要理書,晚上將所讀的內容好好地作默想。」修士將自己的靈修計畫對院長講,講得整個眼睛都亮了起來,就好像伯多祿期待著耶穌的誇讚一樣,修士也很希望自己的用功能得到院長的讚許!想不到院長竟然對修士說:「你白天讀《聖經》及要理書,晚上作默想,那你用什麼時間去做耶穌基督要求你做的事呢?」這些話似乎也可以給我們很深刻的反省:道理我們都懂,但什麼時候去做過?如果沒有做過,那就不要取笑那些法利塞人,因為法利塞人對於法律條文也都很懂!姑且不談高深的學問,因為娼妓及罪人們對於一些基本的道理也都不懂,但是這兩者當中最大的差別就是:一個聽了天主的話改變了,一個聽了天主的話卻沒有改變。
厄則克耳先知提到:好人會被處罰是因為他變壞了,而壞人之所以得救是因他變好了;這觀念提醒我們:隨時改過,讓自己保持最佳的狀態,救恩就能不斷地在我們身上實踐出來。很多人的家裡應該都有跑步機、啞鈴等健身器材吧?大部分的人買了健身器材通常使用兩三個星期或幾個月後,就會丟著不玩了──當初買了這些器材來健身、練肌力、練耐力,結果總是無法持之以恆;從這樣的狀況看來,或許就能看出問題是出自我們自己!

福音的道理很簡單,也非常實用,勉勵大家能從中改變自己的生活,也藉由這位修士的故事而有所省思:知道很多的知識和道理雖然很重要,但問題是──知道後,真的在生活中實踐,才更為重要!若能從這當中慢慢覺悟,就如同耶穌在福音中所啟示的:天國就是屬於這樣能夠及時醒悟的人。

教會應該幫助弱勢孩子的學業

國家當然有弱勢孩子,對於這些孩子,很多人認為最重要的是要使他們吃得好,穿得暖;這當然是對的,可是我們也應該更加注意弱勢孩子的學業程度。所謂「弱勢」,當然是指家庭的經濟狀況不太好,如果這些孩子功課不好,將來長大成人一定找不到好的工作,仍然是社會上弱勢的人。
教會辦的安置機構應該非常重視孩子的學業,絕對不能讓他們在學業上落後。進入教會安置機構的孩子,本身的家庭已經有了問題,如果功課又不好,勢必會仍然貧困。如果我們真心愛孩子,就不能忽略孩子的功課,務必要使孩子可以有很好的競爭力。在我國,相當多的孩子進補習班,小學時會進某一種安親班,中學當然也是進補習班。弱勢孩子不可能進相當好的安親班,也不可能進補習班,在家裡也無法由父母來幫忙學業,更不可能有家教,所以他們在學業程度上,往往是遠遠落後於家庭經濟好的孩子。
但是我們國家又是一個講究競爭的國家,如果沒有好的競爭力,孩子當然就會非常吃虧。這些孩子需要志工們的幫忙,我們教友多數是擁有高學歷,絕對可以幫助弱勢的孩子。如果我們知道有許多的弱勢孩子,卻假裝他們不存在,實在無顏面見耶穌。

如果耶穌活在現代的社會裡,祂一定會說,「我功課不好,你來替我補習。」教友們在年輕時就可以做這種工作,我在高中時就已經替低年級的學生補習了。我們有很多的教友團體,不能只念玫瑰經,朝拜聖體,而應該知道在教堂附近有許多弱勢孩子功課非常之差,極需要幫助,我們不能假裝看不到這些人。
很多宗教團體會關心孩子的品格問題,但是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學業。有一位修女到監獄去服務,發現有一位收容人是她的主日學學生。這位學生家境非常窮困,功課也相當不好,他在國中畢業以後就不再升學,因為他知道以自己的學業程度,念高中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又找不到好的工作,最後被黑道所吸引,下場相當可憐。
要知道,我們的社會十分複雜,一個孩子如果功課不好,不僅會落入貧困,還有可能變成社會邊緣人,甚至成為罪犯。魔鬼當然希望看到社會不安,孩子如果被關進監獄,魔鬼一定很高興,因為牠們就是希望主日學的教育失敗;我們應該了解這一點,千萬要保護弱勢的孩子。保護弱勢的孩子不能完全靠道德上的勸說,而要使他們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因此,我希望教會注意弱勢孩子的學業問題,不能因為忽略孩子的學業,而使得魔鬼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