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鑒於國內「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稍趨平穩,自即日起,恢復主日及平日彌撒。但考量全球疫情尚未解除,故彌撒時,仍須嚴格遵守以下要點:
1.各堂區每台彌撒需採「實名制」(登記參與者資料且室內限額100人。教友人數較多的堂區,則建議增加彌撒時段,或改採戶外彌撒方式,以做好人員分流並能保持適當安全距離。
2.教友進堂前,請全力配合堂區工作人員指示,留下個人聯絡方式,並做好衛生措施,全程佩戴口罩、測量體溫、使用酒精消毒…等。進入聖堂後,建議採「梅花座」且前後排交叉入座方式,以確保室內人員1.5公尺的社交距離。
3.凡身體不適或出現感染病徵者(如咳嗽、發燒及呼吸道不適),均免參與主日彌撒本分,並建議盡速就診。
4.彌撒收奉獻金方式由各堂自行決定(建議於領聖體後再進行,以減少手部污染機會)。
5.彌撒中「平安禮」,會眾互相鞠躬或拱手致意即可。
6.神職人員及非常務送聖體員,在送聖體前必須以酒精潔淨雙手。
7.每台彌撒後,皆須徹底做好清潔消毒工作,確保堂區衛生安全。
其餘細節須遵照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指示,並隨時予以調整。
二、原訂5月23日(週六)於天主教光仁中學懷仁館舉行之「台北總教區福傳大會」,暫時取消。待日期與場地確定後,再另行通知。 …
閱讀全文→
新冠病毒肺炎可以說是本世紀最可怕的傳染病,猶如瘟疫,無論先進或落後國家,無一倖免;而義大利更災情慘重,其中超過百位神父,為探訪染病教友、善盡牧職,而染病身亡,如同殉教,可歌可泣。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各國應對方式不一,大陸採最嚴格的封城措施,也有國家採取佛系防疫,許多國家發生社會恐慌,搶購物資、歧視亞洲人、網路霸凌出國者,甚至傳出養老院醫護人員集體逃離,讓老人家餓死的新聞;當然有更多感人故事,包括醫護人員捨己照顧病人,老人自願放棄呼吸器讓給年輕人活命,已退休醫護人員重回崗位服務……我們台灣的人情更是溫暖,靈醫會呂若瑟神父為協助義大利家鄉而發起募款,短短時間內竟募到1億5千萬善款,台灣的暖舉,激勵義大利更勇敢抗疫。
麥力 Live 線上苦路
-「與祂」
日常中,有苦,也有難
又是一人承擔
無助・惶恐
苦澀・念想
心碎・告別
在歌聲中, …
閱讀全文→
為因應今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天主教之聲”特別於教會四旬期的尾聲「聖週」前製作了二部「吾主耶穌基督苦路」:《苦路默禱》、《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苦路默想》,由真理電臺、光啟社、天主教之聲於網路YouTube 聯合播出。「真理電臺、光啟社、天主教之聲」三單位聯播時間如下:
4/3(五)下午03:
00播出《苦路默想》 、
4/4(六)上午09:00播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苦路默想》。
吃人一口,還人一斗;還不了一斗,還一碗也是心意;如果連一碗都還不起,還半口總可以吧!這才是台灣人知恩圖報的人情義理。
楊志良教授
2020.03.27
台灣早年醫藥衛生落後,偏遠地區更是如此,許多西方國家具醫療背景的傳教士來台協助,加拿大、挪威、美國、義大利、瑞士等等,名單可以列出長長一串。1990年,具有醫學專業、資歷及熱心社會福利的立委,組成跨黨派的厚生會與厚生基金會,每年辦理醫療奉獻獎。直到近年,獲獎者仍大多是早年來台的外籍人士,再加查考,其中竟然以義大利人最多(如附表)。八位得獎義國人士中,最早的一位是1952年來台,最後一位於1971來台,至今也有半個世紀。他們在台灣最艱困的時期,在包括澎湖在內的偏遠地區設立醫療機構,出錢出力、盡心盡力,可說於台灣有大恩。
我因有特別的因緣,有機會與他們相處相知。1990年,第一階段全民健保規劃完成,我從經建會歸建台大公共衛生學院。當時醫院管理成為「顯學」,台大設立「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現整併為「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由我擔任第一任所長。就在此時期結交了兩位「損友」,首先是楊敏盛先生,要我擔任中華民國醫院協會秘書長。我認為疾病分類是醫院管理的基礎,便在台大、馬偕病歷室主任協助下,辦理疾病分類人員考試。因為辦理嚴謹,其證書普遍為公、私立醫院認可,成為病歷室人員任用的重要資格證明及敘薪加給,這是極少數由民間辦理,並受到公立醫療機構認可的證書。
在協助醫院協會期間,遇到另位「損友」。時任埔里基督教醫院行政副院長的成亮先生前來看我,認為更需要協助的是教會醫院。那時全民健保尚未實施,這些神父、修士在偏遠地區行醫,艱苦付出,收入卻十分有限,需要從母國及在台募款。
當時基督教與天主教各自設有教會醫院協會,理事長分別為馬偕醫院的吳再成院長,及耕莘醫院的乳房外科醫師陸幼琴修女。在成亮兄的遊說下,二個教會醫院協會合併,由成亮兄擔任秘書長,邀我義務擔任顧問(好像後來再也沒有此職)。我們自行開車,拜訪每個教會醫院,提供醫院經營管理的意見,說明未來實施全民健保的願景及因應之道。
因此之故,我大概是全台灣教會醫院的「住院紀錄」保持人,因為除了馬偕及耕莘,教會醫院都不在台北,為了節省經費,我皆捨旅館而借住醫院的空床。但我自認對於信仰完全是「朽木不可雕也」,所以提出條件:不可對我宣教,但用餐可以參加禱告。關於用餐和禱告,我還發現一件趣事,就是如果那一餐食物簡單,只有兩片吐司及一根香蕉,禱告時間就很長;如果豐盛,時間就比較短(請教會人士勿怒,也可能是個人心理錯覺)。我跟這些神職人員交往之中,發現相果然由心生,總覺得他們特別莊嚴動人。某次帶還在讀小學、常不受控的女兒一同前往拜訪,午餐十分簡便,但她看到修女們對病患如此無私的奉獻,竟然也正襟危坐起來。
我在台大任教期間,因緣際會跟隨林家青教授,學習電腦在醫學院統計上的運用,有師乃通,沒上過一天正式課程,居然也跟幾位研究生開發了一套公、勞、農保費用申報的PC軟體,大受教會醫院歡迎,也曾購買PC贈給東部的醫院。跟這些教會醫療人士交往,除心靈上獲得無上滿足外,還獲得神父、修士招待喝些紅酒(據說葡萄酒正是神父發明的),澎湖惠民醫院的何義士修士滿臉大鬍子,他的紅酒特別令我懷念。
如今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台灣曾受人無私的幫助,是時候有恩報恩了。遂擬發起集資一千一百萬,購買並贈送十萬個N95口罩給義大利醫療單位。當然,比起他們照顧台灣偏遠民眾超過半世紀的付出,這當然不及千百分之一,僅能算是略盡棉薄之力而已。行善本應不欲人知,但受疫情影響,大家多有財務困難,我只好高調拋磚引玉,捐出二十萬,算是還了大鬍子的一口紅酒。期盼各界雪中送炭, …
閱讀全文→
面對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升級,梵蒂岡城國公告指出,教宗主持的主日三鐘經和周三公開接見活動改為網路直播,歡迎媒體洽詢轉播,讓更多信友得以參與。
在國內各教區也發出公告,要求彌撒至少必須在通風處舉行,參與者必須全程戴口罩,並儘量保持安全距離。此外,也有多處聖堂為安全考量,停止了主日、平日彌撒及四旬期避靜等相關活動;未能參與主日彌撒者,可透過天主教之聲、光啟社及真理電台獲得所需之靈糧。
梵蒂岡聖座新聞室3月7日發表公告指出,聖父教宗3月8日的三鐘經祈禱活動,於宗座大樓圖書館舉行,而非在宗座大樓書房窗口帶領廣場上的信眾。三鐘經祈禱活動已由梵蒂岡新聞網進行網路直播,並在聖伯多祿廣場的大螢幕播放;媒體可向梵蒂岡媒體(Vatican Media)申請轉播。教宗方濟各當天於談話結束後,至窗口短暫為民眾降福。公告指出,3月11日的例行周三接見活動也將以同樣的方式進行。此外,3月9日起至3月15日為止,信友參加聖瑪爾大之家彌撒的活動也暫停,教宗將私下舉行感恩祭。
在國內除新竹教區停止公開舉行主日彌撒之外,其餘教區皆公告指出,鑑於城鄉堂區之差異,由本堂神父和傳協會協商彌撒之舉行。惟皆強調,無論是否暫停舉行彌撒,皆出於愛德之考量,也期盼教友依《天主教法典》1248條2項之規定,在家勤讀聖書、祈禱及頌念玫瑰經,並藉機加強家庭的福傳工作。台南教區則要求舉行戶外彌撒,花蓮教區建議超過100人之聖堂分散至不同時間參與彌撒,亦可至其他聖堂或舉行戶外彌撒。
維持舉行彌撒的堂區,各教區在公告中也都強調,進入聖堂前宜測量體溫及清潔雙手,做好消毒措施,若有發燒或呼吸道不適症狀者,不宜進入聖堂,且須儘速就醫;彌撒進行中,暫停使用聖堂內公用的禮儀經書或聖歌本,以播放PPT或專注聆聽方式參禮。聖堂公共重點場所如:走廊、告解亭、座椅、廁所、兒童遊戲場、垃圾存放間、電梯等處均應妥善清潔消毒。
為滿足教友參與彌撒之所需,除天主教之聲直播主日彌撒外,新竹教區主日由李克勉主教等神長主禮直播彌撒,台中教區則直播主教座堂之主日彌撒,讓居家隔離、身體不適、長期患病等無法前往教堂的教友,可選擇觀看彌撒直播參與彌撒,並虔敬神領聖體。
各教區相關重要活動及四旬期禮儀,台北總教區聖週四司鐸日暨祝聖聖油彌撒,僅邀請神長及修士們參與。嘉義教區也限額參加,特請無法參與的修女、教友們在會院或家中為司鐸祈禱,獻上祝福。其餘教區也以簡單方式舉行司鐸日禮儀。新竹教區慶祝60周年彌撒,待疫情過後由李主教親至各鐸區主禮慶祝彌撒並頒發全大赦。高雄教區3月21至22日原為堂區慶祝教區成立60周年開幕禮,改以影片共享。台南教區取消3月28日的真人苦路。
其餘教區及堂區各相關活動之舉行,請教友密切注意公布的訊息,並以適當方式轉傳連絡。
自從武漢爆發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來,為防止疫情繼續向外擴散,在1月23日宣布封城。隔日,本應是熱鬧快樂的除夕夜,整座城市瀰漫著詭異的寧靜,街上店家都關門,連隨處可見的公安也不見人影,彷彿遭受世人遺棄一般。大年初一走春慶祝新年的傳統,演變成憂心忡忡地衝到藥局,電視、廣播、手機都是關於防範病毒入侵的訊息。封城後第5天,世界各國政府相繼撤僑與斷航。因疫情延燒嚴重,大陸許多省及地方城市紛紛實施「封閉式小區管理」的封城措施,嚴重的地區實施「戰時管制」防止疫情蔓延。
其實台灣在1月15日疾病管制署已正式公告武漢肺炎為第5類法定傳染病,依法必須通報,並於20日成立三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女台商20日從武漢返台下機後,立即通報身體不適,由機場防疫人員安排就醫;21日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隨即隔離治療,成為台灣第一個確診病例。23日防疫指揮中心提升為第二級,由衛福部陳時中部長擔任指揮官,挺身第一線防疫。2月4日宣布首批自武漢包機返國的民眾,已經全數安置完畢,後續將嚴格隔離檢疫14天。指揮官陳時中認為,階段性任務已告一段落,後續將會對隔離民眾進行檢體採檢與健康照顧,相信對整體防疫會有幫助。
我們從電視媒體的報導中看見口罩、酒精短缺的問題,甚至搶購衛生紙、泡麵等社會亂象,這說明了有些人的擔憂焦慮、驚惶恐懼;尤其是在不了解防疫措施的情況下,人心不安的氣氛彷彿一股旋風席捲著人與人之間的互信關係。以日本來說,東京大約有一半左右的行人都沒戴口罩。反觀台灣,因經歷過SARS的衝擊,幾乎人人都想戴上口罩,發生大排長龍購買口罩的現象。因此,防疫工作的重要性,特別在社會大眾的生活中,應宣導正確的防範並落實具體的安心作為。
台灣地區主教團於1月30日公布了參加彌撒和領受聖事的注意事項,呼籲教會全體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也邀請大家為疫情消弭祈禱,並於彌撒後誦念2月7日公布的禱文。目前正值教會禮儀年四旬期,其精神在於實踐愛德,藉由刻苦守齋、犧牲奉獻、祈禱念經等善工,為準備慶祝耶穌復活節,分享主賞賜的恩寵與喜悅。我們不妨從檢疫的角度自我檢查反省,耶穌說:「不是從人外面進入他內的,能污穢人,而是從人裏面出來的,纔污穢人。……因為從裏面,從人心裏出來的是些惡念、邪淫、盜竊、兇殺、姦淫、貪吝、毒辣、詭詐、放蕩、嫉妒、毀謗、驕傲、愚妄:這一切惡事,都是從內裏出來的,並且使人污穢。」(谷7:14-23)
在此防疫時期,除了應積極配合政府與教會公布的相關措施規定之外,我們也可以將防疫工作的精神,套用在四旬期愛德運動的靈修功課上;以善工、克苦同心合力地防疫,因相親相愛,使別人認出我們是基督的門徒。(參若13:35)祈禱:「口水少一點,鼓勵多一點。將好意與善念從心底散發出來,用溫暖與包容來消弭疫情。」
聖母瑪利亞――天主之母和病人之痊,為我等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