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頂端

作者歸檔:chang assisi

教宗方濟各牧訪保加利亞 為初領聖體兒童主持彌撒

教宗方濟各5月5日至7日訪問保加利亞和北馬其頓,5月6日在保加利亞拉科夫斯基主持彌撒時如此強調,「我們的身分證上這樣寫著:天主是我們的父親,耶穌是我們的長兄,教會是我們的家庭,我們是弟兄姊妹,我們的法律是愛。」在保加利亞拉科夫斯基的彌撒中,有245名從「玫瑰之鄉」各地前來的兒童初領聖體。教宗針對這件聖事展開講道,並在既定的講稿外,透過翻譯人員與孩子進行問答,要求他們牢記「基督徒身分證」上的內容,指出「我們的姓氏是基督徒」。

在孩子們初領聖體,也就是首次在聖體聖事中與耶穌相遇的美妙慶典中,或許有孩子會問:「我們怎能跟耶穌相遇呢?祂是好久以前的人物,後來死了埋在墳墓裡。」教宗闡明,「耶穌確實為拯救所有時代的人類,做了無比的愛的舉動。祂在墳墓裡3天後,天父使祂復活了;宗徒們和許多其他見證人親眼目睹祂活著,為此作擔保。此刻,耶穌活著並在這裡與我們同在,因此,今天我們能在聖體聖事中與祂相遇。我們無法以肉眼,卻能以信德的目光看見祂。」

在司鐸、要理教員、家人和團體的陪伴下,孩童們走在信仰的旅途上。教宗向孩子們解釋當天福音中的增餅奇蹟(參閱:若6:1-15),點出兒童在其中的角色:一個兒童有5個大麥餅和兩條魚(9節)。教宗對在場的孩子們說:「你們今天也同樣協助完成一個奇蹟,就是幫助我們所有在場的大人回憶起我們在聖體聖事中與耶穌的初次相遇,得以為那一天獻上感恩。」他也再次強調,「唯獨擁有赤子之心,奇蹟才會發生,因為孩子懂得分享、夢想、感謝、信賴,以及尊重他人」。

教宗接著說:「初領聖體意味著希望每天與耶穌更加緊密結合,增進與祂的友誼,並且渴望其他人也能品嘗到這份喜樂。上主需要你們,好能實現奇蹟,懷著祂的喜樂親近你們的許多朋友和家人。」
彌撒結束之際,兩名初領聖體的兒童向教宗獻上一封信函。在教宗收下信函的那一刻,聖堂的屋頂降下了美麗的花瓣雨,散落在教宗和孩子們身上,慶祝玫瑰之鄉的兒女從伯多祿繼承人手中初次領受基督聖體。


這是難忘的喜慶日子,身穿白衣的兒童在奉獻禮中載歌載舞,喜樂地領受聖體聖事。教宗鼓勵孩子說:「你們要時常懷著今天的熱情和喜悅祈禱。你們要記得,這是初領聖體、而非最後一次領聖體的聖事。你們要謹記,耶穌總是在等待你們。」
這行程將在聖教宗若望廿三世和加爾各答聖德蘭姆姆的啟迪下展開,也是教宗方濟各第29次國際牧靈訪問,方濟各教宗是到訪保加利亞的第2位教宗,第1位是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他曾於2002年訪問保加利亞;北馬其頓則將首次迎接一位教宗的到來。
教宗方濟各此行的3大重點,訪問保加利亞的格言:「和平於世」,顯然取自聖教宗若望廿三世的通諭,他曾在保加利亞擔任宗座視察員和代表達10年之久。訪問北馬其頓的格言:「你們小小的羊群,不要害怕!」與在北馬其頓小小的信友團體有關連,保加利亞的情況也如此。

教宗方濟各5月6日上午,亦探訪了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附近的一個難民中心。他在那裡問候了來自敘利亞和伊拉克的50位難民。他與這些孩子們在一起,使人意識到,教宗自他擔任伯多祿牧職以來,就言行一致地關注有需要幫助的人。他親近基督受苦的肢體,關懷社會邊緣人。以眼前的情況來説,就是這些來自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孩童。他們得到難民中心,尤其是明愛會的接納,並且能夠愉快地與教宗相遇。
這些孩子們把他們的圖畫贈送給了教宗,教宗非常重視這份禮物。教宗的探訪活動在孩童合唱團的歌聲中進行,這些孩童的年齡介於6歲至10歲之間。教宗贈送給難民中心一幅聖母像,這表明聖母瑪利亞以她的「母性之愛」臨在於一個有巨大痛苦但也有希望的地方,如同這個難民接待中心一樣。 …

閱讀全文

主教團春季會議擬訂牧靈方向 決議成立全國福傳大會委員會

正如主教團在今年牧函所宣布的:全國福傳大會籌備工作「預計2020年將進入最後階段。屆時,各教區將貢獻其反省的結果以及因應的解決之道,以和其他教區分享,並於部分領域,明辨出臺灣全體教會的共同優先課題,且不只是一場會談而已:那些經過證實、為帶動臺灣教會生活和使命,發揮正向而有效作用的個人或團體,將受邀在大會中分享他們的經驗,成為眾人寶貴的恩賜,使天主的國在我們的土地上日漸成長,以光榮天主,獲得救恩。」為實行計畫,主教團在今年的4月23至25日,於主教團辦公大樓召開春季會議。
依照福傳委員會輔大小組的進度報告及工作流程,決議在主教團下成立「福傳大會中心委員會」,召集人為主教團主席洪山川總主教。此外,主教團祕書長陳科神父、各教區的籌備小組/委員會(1位代表)、男女修會聯合會(男女修會各1位代表)、輔大神學院(1位代表)、全國傳協會主席陳磊仕先生、郭文般教授、呂慈涵主任,執行長為聖言會羅志偉神父,副執行長為主教團福傳委員會執行祕書袁世敏女士,都將是「福傳大會中心委員會」的成員,一起開會商討全國福傳大會籌備工作的重要細節,如:模式、日期、地點,以及與會者人數。
除了全國福傳大會以外,同樣受主教們高度關注的議題,是天主教醫院如何一致性地推廣及落實教會的生物倫理及醫療規則,以及維護生命的神聖性及病人尊嚴的靈性關懷。為此,主教團健康照護牧靈委員會即將召開天主教醫院院長會議,討論如何建立配套措施。主教團當然不忘討論其他教務和牧靈議題。今年也是天主教傳入臺灣160周年。主教團會選擇較適當的方式,即避免消耗太多經費及人力來慶祝開教160周年,使7個教區能共襄盛舉。

而為解決主教團經濟上的問題,主教們也討論到不同的解決方案,但一定需要教友們的支持。
主教們也對各委會至會場所提出的工作報告成果表示肯定與感謝。主教們關心教宗的亞洲牧靈訪問,所以決議寫信給教宗,邀請他在計畫今年11月去日本探訪時,希望能安排時間路過臺灣主禮一台祈福彌撒,或以其他方式表達對臺灣人民的關懷與祝福。

「與基督同行,慶祝復活!」: Camino第四屆研討會影音紀實

「與基督同行,慶祝復活!」: Camino第四屆研討會影音紀實。

2019-Camino朝聖者研討會議程

第四屆主題:與信仰相遇重識聖雅各朝聖之路

  • 時間:2019年3/23(六)10:00-15:00 ● 地點: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
    以上影片請用YouTube 搜尋“天主教之聲(或Cathvoice)”內有九類影片,找到“生活與信仰”可看到分四集播出的“Camino 朝聖者研討會”影片 …

    閱讀全文

每年春分後的節日

據《曆書》記載,清明節為「春分後十五日,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又一說是,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後來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及踏青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中國傳統節慶。當然,此節日的另一目的是家庭團圓、生者與家族中的亡者祖先共融,也藉此機會到墓園與祖先對話,祈求他們保佑整個家庭。
而我們教會最重要的節日──復活節,是在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舉行,因春分後便開始日長夜短,光明逐漸大過黑暗,在日間充滿光明,就連夜晚也被月光照耀,正能表達耶穌復活是「光明戰勝黑暗」的寫照。
復活節與清明節的相似之處,都與春分、生命、死亡、墳墓、懷念、感恩、飲水思源、希望有關,無非都是慎終追遠、感恩報本及求恩的行動。不同的是,按華人的習俗,清明節家家戶戶上墳拈香掃墓,供飯食、祭奠先祖、與祖先對話,交流的對象是祖先,與人靈之間的關係;而復活節是以大禮彌撒慶祝耶穌自死者中復活,祂是生命的主人,也能賜人超性生命,使人的靈性、精神生命出死入生。復活節Pasqua 巴斯卦是慶祝死亡之權勢已被克服,逾越死亡到達生命。而且,那位從死者中復活的耶穌,能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加強力量,使我們的生命充滿活力與希望,「我賴加強我力量
的那位,能應付一切。」(斐4:13)是人與造物主,與人類救主之間的生命慶節。
在《若望福音》中,耶穌說:「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着;凡活着而信從我的人,必永遠不死。」(若11:25)我們以行屍走肉來形容人只注意肉身及物質,而忽略了精神、靈性生命。聖若望宗徒告訴我們:那些相信認識耶穌的人,依靠祂祈求祂,就能從自已的恐懼和哀憐的墳墓;從自我麻木和壓抑的墳墓;從黑暗和軟弱中走出來,走向生命活力。耶穌曾復活拉匝祿說:「挪開這塊石頭!」死者的姊姊瑪爾大向祂說:「主!已經臭了,因為已有四天了。」耶穌對她說:「我不是告訴過妳:如果妳信,就會看到天主的光榮嗎?」他們便挪開了石頭,耶穌舉目向上說:「父啊!我感謝祢,因為祢俯聽了我……」說完這話,便大聲喊說:「拉匝祿!出來罷!」死者便出來了,腳和手都纏着布條,面上還蒙着汗巾。耶穌向他們說:「解開他,讓他行走罷。」(若11:39-41)相信耶穌的人,即便肉身死了,靈魂也會活著,他不會脫離愛及救恩,信仰能超越死亡直達永生。透過信仰,我們已經逾越了死亡,走向生命。
蘇俄文學家杜斯妥也夫斯基在他的名著《罪與罰/Crime and Punishment》中,引用此段福音來表達復活的境界。故事情節是:在偶然的際遇中,殺人犯拉斯柯尼科夫認識了蘇妮雅這善良的女孩,為了家中的生計,犧牲自己甘願淪為妓女。在第1次兩人的長談中,蘇妮雅對天主的信心和敬畏,令拉斯柯尼科夫大惑不解。
而在他的要求之下,蘇妮雅為他念了這段記載拉匝祿復活的記載。從她身上,他強烈地感受到擁有盼望的弱女子,在苦難中所散發出的光芒。一種特殊的吸引力,促使他在她面前,完全的開放自我,坦承行兇,並抒發出積壓已久的內心情緒;在良心折磨的壓力下,他決定選擇受苦來為自己所犯的過錯贖罪,因為唯有受苦,才能減少他內心的煎熬和痛苦。去自首前,最後一次與蘇妮雅的會晤中,她送給了他一個柏木製成的十架項鍊,並期盼他能真心地做一次熱心祈禱,也真心懺悔他所犯的一切罪過。就這樣,拉斯柯尼科夫一步步的走向警局,接受法律的審判。 …

閱讀全文

2019年為教會青年奉獻日

主內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願主基督的平安、喜樂與我們同在!去年10月,我與來自全球各國約260位主教與神長以及30多位青年代表們出席了以「青年、信德和聖召分辨」為主題的「第15屆世界主教會議」。教會看到普世青年的需要,所以特別將青年議題作為這次世界主教會議的主題。在主教會議的《最後文件》中第一部分「與他們同行」,注意到青年生活的具體情況,強調堂區和學校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他們的眼睛開了」,表明青年是上主臨在的「神學場所」之一。藉著青年,教會能夠自我更新、擺脫「沉重和緩慢」的負擔。第二部分也提到,陪伴和分辨是另兩個能幫助青年在使命和聖召上成長的要素。第三部分「他們隨即動身」,世界主教會議的神長們將復活耶穌的首位見證人──聖女瑪麗德蓮作為一個年輕教會的典範,並表示所有青年,包括那些持有不同生命觀的青年,都在天主的心中。

(引用梵蒂岡新聞網2018.10.29)
今年第34屆世界青年日主題為「我是上主的婢女,願照祢的話成就於我吧!」(路1:38)教宗在今年1月巴拿馬世界青年日的閉幕彌撒中說:「親愛的青年們,你們不是未來,而是天主的『當下』﹗」教宗也提到了聖母媽媽以她的「是」(Fiat)陪伴了本次世界青年日,指出聖母是青年們真正的楷模。她不僅相信天主和祂的許諾能夠實現,也信任天主,並且為參與這上主的「當下」有勇氣說出「是」。她感覺到負有一項使命,也愛上這使命。

要與青年們同行,幫助青年們打開雙目,也讓青年們的活力成為「教會擺脫沉重和緩慢的負擔」的來源,我們真的需要更著重在對青年們的陪伴和培育。每一年我們在不同青年活動課程中看到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們在這些信仰聚會中認真學習的神情,會讓我們更體認到我們台灣教會青年工作者肩負的使命,也期盼在我們的帶領和陪伴下;青年們得以在信仰上深根修建,成為天主和教會的「當下」,學習聖母的服從和堅忍及聖女德蓮的勇敢,為天主走出去!
從2008年台灣地區主教團春季常年大會通過了青年組的提案,訂每年聖枝主日為「為教會青年奉獻日」,為教會全國性的青年培訓、活動,以及青年工作者的培育而設立的。在那之後,這些收到的奉獻便全數作為全國青年工作的基金,補助大型國際青年朝聖活動如世界青年日、亞洲青年日的籌備及國內培訓,以及補助每年的台灣青年日的辦理,還有自2012年開始推動的青年輔導研習及其他青年會議及活動的費用。
因著眾弟兄姊妹所支持和奉獻的經費,我們才能不斷地往前邁進;因著大家對天主的慷慨,天主在我們台灣教會的青年工作上賞賜了滿滿的恩寵,使用我們的青年工作者及青年們行了很多美好的工作!
謝謝各位神長及主內弟兄姊妹長期以來的鼓勵和協助,日後也請大家繼續關心及支持我們全國的青年工作。青年是天主要使用作奇事的重要工具,更是我們的希望,我們的未來!
請大家一起為他們祈禱並踴躍捐款,支持我們台灣的青年工作,讓我們教會的棒子,可以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願上主賞報您們的慷慨與熱心!天主保佑! …

閱讀全文

和好聖事是從不幸進入慈悲

教宗方濟各主持懺悔禮儀
和好聖事是從不幸進入慈悲

教宗方濟各3月29日下午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懺悔禮儀,為「24小時獻給上主」活動拉開序幕。教宗跪在告解亭前辦妥和好聖事(上圖左),然後,陸續為11名信友施行和好聖事(上圖右)。他在懺悔禮講道時強調,和好聖事是「從不幸進入慈悲」,以及「與救恩的相遇」,天主的寬恕是愛,從而使我們「有勇氣重新出發」。
當天禮儀選讀的《聖若望福音》8:1-11講述:經師和法利塞人將犯姦淫的婦女帶到耶穌跟前,準備依法律用石頭砸死她。教宗解釋說:「耶穌留在那裡,因為祂眼中珍貴的對象也留在那裡:那名婦人、那個人。我們每個人在天主心中都占有優先地位:先於錯誤、規矩、判斷和我們的跌倒。讓我們懇求恩寵,好能擁有耶穌那樣的目光。」
在這段福音章節中,耶穌兩次「用指頭在地上寫字」。教宗指出,這個「神秘的舉動 」令人想起了天主的承諾:「我要把我的法律放在他們的肺腑裡,寫在他們的心頭上。」(耶31:33)教宗說:「藉著耶穌、降生成人的慈悲天主,現在正是時候,在人的心頭上書寫,給人類的不幸帶來確實的希望:祂帶來的不是造成天主與人彼此疏離的外在法律,而是深入人心、使人獲享自由的聖神的法律。這名婦人與耶穌相遇,重新展開生活。」
教宗進而表明,和好聖事乃是從不幸進入慈悲,是天主在人的心頭上書寫。基督徒在聖洗聖事的寬恕中誕生,在和好聖事的寬恕裡重生。天主的寬恕不是複製品,不會在每次告解過程中一模一樣地複製。透過司鐸領受罪過的赦免,始終是個全新、獨一無二、無法複製的經驗。
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告解沒有用,我老是犯同樣的錯誤。」教宗為此闡明:「上主曉得我們的軟弱、容易跌倒、總是重複犯錯。祂同時也建議我們勤於行善,時常懇求慈悲。祂將鼓舞我們,再造我們。因此,我們要從和好聖事出發,恢復這聖事在生活和牧靈工作中應有的地位!」
教宗方濟各3月29日上午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接見了宗座聖赦院第30期「良心內署領域(內庭)課程」的700多位學員時,也勉勵他們說,要始終以慷慨、耐心、開放和父愛聆聽辦告解的信徒,與他們一起走成聖之路,默觀悔改的奧蹟。
教宗表明,和好聖事是一項寶庫,教會的智慧始終以她全部的倫理和法律力量給予保護,有關和好聖事的「保密性」,雖然常常不被現代思維所理解,惟對聖事的神聖性和懺悔者的良心自由,至關重要;聖事中的談話始終是告解亭中的秘密,是人的良心通過神父必不可少的媒介,向天主的恩寵開放,是個「與救恩有關的真實會晤」,在這會晤中,上主慈悲的力量完全彰顯出來,帶來改變、歸依、治癒和寬恕。對聽告解的神父來說,是一種成聖的方式;對懺悔者而言,能恢復聖洗聖事帶來的純潔無瑕,及與天主圓滿的共融。 …

閱讀全文